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存功能低下可能是罪魁祸首!
复发性流产(RPL)是不同与不孕不育的、以临床鉴定有两次以上流产为特征的疾病,但RPL的评估只能够识别低于50%RPL患者的病因。而早期妊娠流产过程中囊胚非整倍体的发生率很高,说明胚胎非整倍体可能是导致其他不明原因RPL患者反复流产的因素。虽然有研究表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的患者非整倍体原始细胞的发生率较高,但是没有研究对RPL患者中DOR与非整倍体之间的关系做过探讨。
最近,对239名不明原因的RPL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在不明原因的RPL患者中,DOR患者非整倍体囊胚的发生率和无可移植整倍体胚胎的几率都比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高,而这种差别在年龄小于38岁的人中尤为显著。试验结果发表在2016年6月28日的《Fertility and
Sterility》上。
DOR组与卵巢储存功能正常组
IVF周期特征的比较
研究发现,卵巢储存功能正常的患者比DOR患者在IVF中促性腺激素用量较少,恢复的成熟卵子数量较多,用于活组织检查和染色体筛查(CS)的平均囊胚数量也较多。DOR组患者非整倍体囊胚的比例较高,无整倍体胚胎可移植的几率也较高。
胚胎非整倍体率
与年龄的关系
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在不明原因的RPL患者中,胚胎非整倍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在相同的年龄组中,胚胎非整倍体率又因卵巢储存功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种差别在年龄小于38岁的患者更为明显。
具体表现在年龄为35岁或小于35岁以及年龄为35-37岁之间的RPL患者中,DOR组胚胎非整倍体率都比正常卵巢储存功能组要高(59%
vs 49%,77%
vs 59%)。
而在年龄大于38岁的RPL患者中,DOR组和卵巢储存功能正常组中的胚胎非整倍体率差别不大。两组之间怀孕结果、移植率和出生率相似,流产率都较低,差别也不显著。
非整倍体胚胎的百分比与年龄的关系
该研究首次证明了在不明原因的RPL患者中,DOR患者非整倍体胚胎的发生率比卵巢储存功能正常的患者要高,尤其在年龄小于38岁的患者中,也就是说DOR可能是导致其他不明原因的RPL形成的因素。因此,临床医生应将卵巢储存功能测试作为选择IVF和CS来治疗不明原因的RPL患者的早期评估方案,以降低由非整倍体引起的流产风险。
通过多年的经验和努力,爱嘉国际在与泰国多家国际化的试管医疗医院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拥有泰国
第三代试管婴儿最高的技术:SNP,NGS,ACGH,HLA配型检测技术等,同时可以筛查人体23对染色体及
多种遗传性疾病(但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疾病)保障每一个宝宝可以达到优生优育的最高保障。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如果你正在努力想再要一个孩子的话,可以直接跟饺子宝宝联系哦,也可添加微信咨询!
咨询热线:13144812167
QQ:472197236
帮帮顶顶!! 楼主,貌似讲的很高深啊~~~ 楼主人我是来刷分的,嘿嘿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我是个凑数的。。。 谢谢楼主,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