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

标题: 什么是“第三方辅助生殖”?和试管婴儿有什么区别?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霞国际小翁    时间: 2017-11-8 14:29
标题: 什么是“第三方辅助生殖”?和试管婴儿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第三方辅助生殖”?和试管婴儿有什么区别?
试管婴儿技术是解决众多不孕不育患者实现做父母愿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真正进入试管婴儿世界后,却发现会面临很多种选择,其中很多人就对"试管婴儿"和"第三方辅助生殖"只有一种模糊的认知,大部分人分不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简单来说就是从卵巢中取出了成熟卵细胞,在体外与精子共同培养完成受精,受精卵于试管内发育成胚胎,等胚胎进一步发育到囊胚期时,将囊胚移入母体的子宫内,在子宫内继续发育直到瓜熟蒂落,这就是试管婴儿的整个过程。

  而“第三方辅助生殖”的基本流程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试管婴儿”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将所培养的胚胎选择移植回母亲自己体内还是植入第三者体内,如果植入第三者体内则称为"第三方辅助生殖"。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通常我们所说的”试管婴儿“就是谁提供卵子,胚胎就移植回谁的子宫。而“第三方辅助生殖”的流程在胚胎移植之前与“试管婴儿”完全相同,只是将胚胎移植到了第三者的子宫内,由他人代为怀孕生子。

  一般女性子宫功能正常或经过治疗后拥有生育功能的,都会将胚胎移植回自己体内,由自己负责怀孕生产。如若女性子宫不具备怀孕条件,存在无法生育的问题,又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宝宝,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第三方辅助生殖”,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代孕”。

  “代孕”在中国是被法律禁止的,我国有关法律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做了严格的规定,该技术只能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中实施,只能以医疗为目的,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伦理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并且我国明令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精子、卵子、受精卵及胚胎。但在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中“禁止以任何形式代孕”等规定被删除,这标志着代孕相关的法律规定出现了松动。

  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身体状况、怀孕史等,在面对各种疑难杂症时,其成功率存在一定波动范围。第三方辅助生殖的成功率核算方式与试管婴儿基本一致。

  但不能忽视的是,采用试管婴儿技术的患者通常拥有不同程度的生育机能疾病,而在寻找代怀者时,人们往往以较高的要求寻找包括生育机能在内的各方面身体条件较为优秀的代怀者,这也间接导致代怀的成功率要高于单纯的试管婴儿成功率。
[attach]1086[/attach]


作者: 唯念    时间: 2017-11-8 14:30
先顶~~~再看~~~,好同志
作者: 孤烟    时间: 2017-11-13 09:02
帮帮顶顶!!
作者: 失魂    时间: 2017-11-13 11:19
楼主人我是来刷分的,嘿嘿
作者: 孤烟    时间: 2017-11-23 15:00
楼主,貌似讲的很高深啊~~~
作者: 唯念    时间: 2018-1-29 02:38
写的真的很不错
作者: 失魂    时间: 2019-11-20 09:35
我是个凑数的。。。
作者: 陌路人    时间: 2019-12-6 13:42
感谢楼主,路过,支持一下啦
作者: 失魂    时间: 2020-3-29 03:27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作者: 失魂    时间: 2020-4-28 22:55
有道理。。。
作者: 失魂    时间: 2020-7-28 08:36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作者: 孤烟    时间: 2020-8-3 18:03
我抢、我抢、我抢沙发~
作者: 失魂    时间: 2020-9-18 18:36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作者: 青葵    时间: 2020-10-2 15:04
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谢谢楼主
作者: 唯念    时间: 2020-10-17 04:23
你好楼主,感谢分享~
作者: 孤烟    时间: 2021-7-28 21:32
感谢楼主,看帖回帖是美德!
作者: 唯念    时间: 2021-7-29 06:45
真是 收益 匪浅 感谢楼主
作者: 唯念    时间: 2021-8-29 22:08
谢谢楼主,共同发展
作者: 安然若梦    时间: 2022-6-9 15:12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 楼主 分享精神!
作者: 唯念    时间: 2023-3-8 19:04
感谢楼主,路过,学习下
作者: 唯念    时间: 2023-9-8 05:01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欢迎光临 试管婴儿 (http://sgye.haiwaizhin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