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
标题: 科普试管婴儿的发展史 [打印本页]
作者: jeb小柒 时间: 2018-5-28 14:47
标题: 科普试管婴儿的发展史
中国有句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孕与不孕往往成为一个家庭喜怒哀乐的分水岭。许多家庭为之奔行千里,有的散尽家财却也不可得。直到1978年,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Louis Brown的诞生,揭开了试管婴儿发展的帷幕,才为无数为孩忧愁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试管婴儿是什么?是试管里出生的孩子吗?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代表无数的不安与疑惑,时光如流水,四十年缓缓而过,试管婴儿技术发展至今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下面金恩贝小柒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四代试管婴儿技术。
第一代试管婴儿
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又被称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它是借助内窥镜或B超, 从妇女卵巢中取出成熟卵子,并与精子在培养皿中一起培养自由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进一步发育成胚胎后,再将胚胎移植到母亲的子宫内, 使胚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直至成为成熟胎儿。可见, 试管婴儿并不是在试管中长大的婴儿,是使原本应发生在人体内输卵管处的自然受精过程改由在体外试管环境中进行。
其早期技术形成与发展的目的, 是为了解决因为女性疾病原因而导致的不孕症, 例如输卵管堵塞, 子宫内膜异位等。对男性提供的精子数量和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
第二代试管婴儿
通过显微注射针将精子注入卵子中,使其受精,并培养至胚胎,称之为第二代试管婴儿。
相较之一代实现了真正的“人工授精”,其适应症较之一代有所扩大,适用于有排卵障碍和受精障碍的男女不孕不育或因男性精子质量不好,少或无精子导致的不孕症。缺陷是它绕过正常受孕途径中的生理选择机制, 有可能使有遗传缺陷的精子与卵子结合, 从而将缺陷传给孩子。
第三代试管婴儿
在胚胎植入子宫前,取生理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检查胚胎是否携带有遗传缺陷的基因,并筛选出健康胚胎进行移植,使出生的试管婴儿避免一些遗传学疾病。
试管婴儿技术自三代起才真正的达到“优生优育”。它主要适用于有遗传病史的或因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男女不孕不育及高龄产妇等。
第四代试管婴儿
即卵细胞的胞浆置换术,或者卵细胞核移植术,通过把患者的卵浆同另一年轻女性的卵浆置换, 或者将卵细胞生殖泡核移植到年轻女性的卵细胞浆中,改善卵子质量, 解决卵子老化问题, 使高龄患者成功率提高。
它适用于那些尚有排卵功能,但卵子质量不高或身体不好及大龄卵子质量不好的女性。该项技术可能会引发“谁是孩子妈妈”的社会伦理问题,孩子会有一个遗传学领域上的主要妈妈和次要妈妈,故而我国明文规定该项目不得用于临床,目前,此项技术只在美国及日本等国家涉及。
好了今天的小知识就到这了。
作者: 陌路人 时间: 2018-7-27 12:48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作者: 安生 时间: 2018-10-26 06:04
支持一下
楼主
作者: 唯念 时间: 2018-12-11 13:32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作者: 孤烟 时间: 2019-4-14 10:28
我是个凑数的。。。
作者: 青葵 时间: 2019-9-1 00:52
我抢、我抢、我抢沙发~
作者: 安生 时间: 2019-10-4 22:40
好好 学习了 楼主人 确实不错
作者: 孤烟 时间: 2019-12-28 21:23
写的真的很不错
作者: 失魂 时间: 2020-8-21 02:20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作者: 水云 时间: 2020-9-22 01:52
感谢楼主,路过,支持一下啦
作者: 陌路人 时间: 2020-12-31 21:20
谢谢楼主,共同发展
作者: 孤烟 时间: 2021-1-13 04:03
真是 收益 匪浅 感谢楼主
作者: 失魂 时间: 2021-8-9 19:32
楼主 帮你顶下哈!!
作者: 唯念 时间: 2021-11-28 11:44
有道理。。。
作者: 唯念 时间: 2021-12-31 10:13
感谢楼主,路过,学习下
作者: 安然若梦 时间: 2022-4-6 07:11
楼主,貌似讲的很高深啊~~~
作者: 巴扎嘿 时间: 2022-4-10 22:01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唯念 时间: 2022-6-17 22:47
先顶~~~再看~~~,好同志
作者: 唯念 时间: 2022-10-7 10:31
帮帮顶顶!!
作者: 唯念 时间: 2022-11-7 20:02
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谢谢楼主
作者: 孤烟 时间: 2023-9-19 18:24
感谢楼主,看帖回帖是美德!
作者: 失魂 时间: 2025-4-9 21:14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 楼主 分享精神!
作者: 失魂 时间: 3 天前
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欢迎光临 试管婴儿 (http://sgye.haiwaizhin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