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有时症状与病变程度 很不相符,比如有些患者症状很严重,但病变却很轻微,而有些患者病变很严重,但症状却很少。据统计,约有7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典型的下腹痛和痛经、不孕、月经异常、性交不适等临床表现,但最突出的特点是痛经,一般月经初潮头几年没有痛经,以后开始出现症状,重者疼痛从经前持续到经后,为下腹或腰骶部痛, 伴有呕吐、虚脱、肛门坠胀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率高达 40%;15%?30%患者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性交不适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疼痛最明显。 一旦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应及时就诊,根据病史、病程、症状轻重、治疗经过、是否有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争取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因何而跑? 子宫内膜为什么会发生异位?病因复杂,大体有以下几种看法: ① 子宫内膜种植:这种说法最有说服力。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人腹腔,种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并继续生长和蔓延,发展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② 淋巴及血行播散:比如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如肺、手、大腿的皮肤和肌肉发生的子宫内膜异位就是淋巴或静脉血液播散的结果。 ③ 体腔上皮化生:卵巢、盆腔腹膜、胸膜均有体腔上皮,体腔上皮在卵巢激素、经血或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后转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④ 免疫调节: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月经期间进人腹腔的内膜细胞会被局部的免疫系统所杀灭,如果局部免疫功能不足或内膜细胞数量过多,免疫细胞不足以将其杀灭,就会发生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⑤ 遗传闪素:本病具有家族聚集性,为多基因或多因素遗传。 ⑥ 子宫内膜异位的人为因素:人工流产时子宫腔与盆腔、腹腔的压力不平衡,子宫内膜组织被吸入盆腔和腹腔;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内膜组织随羊水留在手术切口处和盆、腹腔各处;多次分娩,子宫内膜层的损伤使子宫内膜组织到达子宫肌层,形成一种特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 ⑦ 诱导:由未分化的腹膜组织发展而来。
|